永定河全线通水123天 再现冰雪一线景象
作者:肖芬 祁秀娇 时间:2022-12-03 点击数:
□
通讯员
肖芬 祁秀娇
截至11月30日,永定河实现秋季全线通水50天,2022年累计全线通水123天。近日,今冬以来最强寒潮天气来袭,永定河流域大同、廊坊、天津等区域河道出现结冰现象,预计受冷空气持续影响,永定河全线将陆续结冰,再现冰雪一线的景象。
123天,意味今年永定河“百日流动”目标超额完成
今年2月21日,水利部专题会商部署永定河水量调度工作,明确以永定河865公里河道全线通水时间不少于3个月为补水目标。2月25日,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部省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在京召开,会议将“全力以赴完成河道全线通水百日”作为年度第一要务。
数据显示,2022年永定河全年补水量、全线通水时长,均达到近年之最。按照年初水利部及海河水利委员会调度计划,2022全年永定河生态补水总量7.92亿立方米。截至12月1日,全年已完成补水8.7亿立方米,较2021年同期增长68%,今年永定河全线通水持续时间与去年相比增加了58天。
123天,进一步提升了永定河实现常态化通水的“底气”
据了解,今年秋季永定河实施小流量持续通水,进一步巩固了今春补水成果,实现了与永定河河道冰期相衔接,为探索建立春季多水源补水、夏季洪水资源化利用、秋季补水储冰结合、冬季蓄冰保水的多手段调度格局积累了宝贵经验,为永定河今后逐步实现常态化通水提供实践支撑。
2022年通水期间,卢沟桥开闸至屈家店枢纽水头行进历时较2021年缩短15天以上,水头日行速度由5公里提高至15公里,官厅水库至天津邵七堤河段入渗流量由30~40立方米每秒逐渐降低至20~25立方米每秒,永定河河槽稳定流道已基本形成。
沿线地下水水位持续回升、河流水质状况和流域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也伴随而来。春季通水期间,永定河周边10公里范围内地下水平均水位比去年同期偏高2米至3米;官厅水库以上河段八号桥断面水质由补水前的Ⅳ类提升至Ⅲ类,官厅水库以下河段全线水质明显改善;流域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,已累计调查记录到各类生物3600余种。
123天,是永定河治理模式成功创新的一个缩影
近年来,永定河流域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,积极探索水源利用、水量调度、水流冲刷、社会联动“四个规律”,永定河通水河长逐年增加。目前,京津冀晋四省(直辖市)和永定河投资公司已累计开工建设63个项目、完成投资119亿元,涉及河道720余公里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流域形成了上下游系统治理、协同治理新格局,永定河模式在实践中走深走实。
下一阶段,农业节水改造、生态水网建设、防洪薄弱环节治理、河道生态修复、官厅及其他重要水源地修复保护等将成为永定河治理“热词”。到2025年,永定河将基本建成绿色生态河流廊道,到2035年恢复成为“流动的河、绿色的河、清洁的河、安全的河”,成为水清岸绿、健康宜居的“幸福河”。
来源: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12月3日
永定河全线通水123天 再现冰雪一线景象 (chinawater.com.cn)